金融是服务“三农”的重要力量。2024年,多部门合力出台金融举措,集中力量全面赋能乡村振兴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,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,提高农业综合效益,壮大县域经济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。这为做好金融服务“三农”工作,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。但是,金融在服务涉农领域中还面临金融产品与需求不匹配、授信难等痛点,只有及时打通这些信贷堵点,才能推动金融活水持续润泽“三农”沃土。
加大涉农信贷供给
2024年以来,银行业顺应县域经济发展实际,持续加大涉农信贷供给,延伸普惠金融覆盖面,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护航“三农”发展。
多部门不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,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、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提供金融服务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《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提出保持普惠信贷支持力度,分领域提出小微企业、涉农主体等贷款增长目标,推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的快速增长。此外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发布《关于开展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》,紧扣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以五大专项行动推动金融精准落子乡村振兴。
在一系列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引下,涉农信贷供给取得显著成效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三季度末,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1.13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8%,增速比各项贷款高3.2个百分点,前三季度增加4.42万亿元。2024年三季度末,农村贷款余额36.61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6%,前三季度增加3.05万亿元。农户贷款余额18.06万亿元,同比增长8.4%,前三季度增加1.21万亿元。农业贷款余额6.42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9%,前三季度增加6304亿元。
“涉农贷款增长,农村贷款、农户贷款以及农业贷款等关键领域均实现了较快增长。这反映出金融支持正延伸到农村的各个层面,包括基础设施建设、农业生产以及农户的个人经营等领域。”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。
2024年以来,涉农信贷持续下沉,更好地支持农村基础金融服务锻长板、补短板。浙江、江苏、湖北等省推动普惠信贷服务下沉,从贷款额度、利率等方面赋能家庭农场、精品民宿等领域,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势能。
比如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细化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行动,通过深入推进农户家庭融资负债表模式、强化对技能人才和技能型企业信贷支持等举措,提升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。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引下,包括浙江天台农商银行等在内的中小银行面向青年农创客群体,探索无需抵押的技能共富贷,并根据借款人技能等级给予差异化利率优惠,不断为乡镇创业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。
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,金融机构要优化资源配置,精准发力、靠前发力,切实加大对“三农”领域的金融支持,接续推进乡村振兴。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目标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生活环境改善,而产业兴旺作为农村经济内生性增长和居民收入持续提高的前提,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因此,金融要持续强化对“三农”新业态、新产业的服务,更好地支持乡村全面振兴。
金融向脱贫地区倾斜
2024年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金融发力的重点领域。金融加快向脱贫地区倾斜,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金融供给力度不断加大,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稳健发展,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,脱贫地区各项贷款余额13.2万亿元,同比增加1.4万亿元,增长11.9%;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2.02万亿元,同比增加2000余亿元,增长11.1%,高于全国各项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;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1919.6亿元,支持脱贫户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442.8万户。
2024年以来,各地金融监管部门扎实推进脱贫人口信贷投放工作,推动银行机构努力做到“应贷尽贷”,促进脱贫地区巩固优势,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。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大信贷支持力度,努力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。
比如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海监管局指导银行落实“分片包干”机制,开展服务需求摸排,推动惠民惠农金融政策落实到村到户。截至2024年6月末,该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20.86亿元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表示,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,金融可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。与城镇地区相比,农村地区尤其是脱贫地区金融供给仍不够充分,金融产品相对单一。未来可以通过引导金融资源向脱贫地区倾斜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
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,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,县域和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化特点,金融机构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,精准向脱贫地区提供信贷供给与服务。
完善差异化金融服务
目前,农村金融市场中包含不同类型的供给主体。以银行为例,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、农村中小银行等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元化、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体系,这为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奠定了较好的基础。
2024年以来,银行机构结合自身优势特点,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,在满足乡村振兴等领域金融需求的同时,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。从国有大型银行信贷服务看,2024年,国有大行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把握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有利条件,精准高效做好“三农”和实体经济金融服务。银行信贷发展总体呈现积极态势,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得到有效提升。
在农村金融市场中,中小银行则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。2024年以来,中小银行坚守服务“三农”、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,持续创新支农惠农模式,推动了乡村经济较快发展。在广西崇左市,当地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深化银税互动,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,助力涉农企业以信用换贷款。“我们在银税互动平台提交企业经营数据和融资需求后,扶绥农商银行结合企业生产规模审批500万元惠农贷,这笔资金将用于研发助农产品和升级企业生产线。”广西怡仁坚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关兆丰表示。
随着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振兴,还有不少中小银行通过开发苗木贷等金融产品,破解了种植户前期投资大、回报周期长的难题,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。“中小银行要利用自身决策链条短、机制灵活、贴近客户等优势,全面挖掘企业融资需求、获得企业经营情况,以此提升信贷服务的精准度。”李广子表示,涉农金融服务要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特殊性,为农户提供适应农业生产周期的贷款产品,通过灵活的还款周期,提高金融服务的有效性。
叶银丹表示,金融服务乡村振兴,银行机构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定位。各类银行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服务对象的差异进行市场细分,并开展差异化竞争。农村信用社、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应多举措了解农民和小微企业的具体需求,灵活匹配贷款产品和服务,降低金融服务门槛。
专家建议,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在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的优势,定位于信用等级相对较高的优质客户,要避免过度下沉对其他农村中小银行造成较大的挤压。同时,国有大型银行也可以利用自身在研发方面的优势,除融资产品以外,还可以在财富管理等其他方面加强产品开发,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综合化金融需求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冒险梦,因为探索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原动力,只有不断地探索未知与挑战极限,才能够成就更好的自我。12月10日,哈弗酷狗携手Discovery探索频道联袂制作的音乐...
2022-12-12 10:04天下武功唯快不破,特么这个月乘联会的销量榜单出得比往月都要快,漫哥只好以快之快,也快速给大家过一下11月份车企销量排行榜,看看今年的汽车市场有什么风云变幻。先说明,小标题标出的...
2022-12-12 10:03刚刚过去的11月,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64.8万辆,同比下降9.3%,环比下降10.6%。其中,MPV市场本月销售7.2万辆,同比下降13.8%,环比10月的8.2万辆下...
2022-12-12 10:02【懂车之道导购】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燃油车的地位受到了撼动。城市的限行、油价的上涨,无一不成为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“导火索”。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纯电入门级SUV都有哪些好...
2022-12-09 10:10过去,在SUV领域,哈弗H6常年霸榜,但今年以来,比亚迪宋DM-i车型一度超越哈弗H6,由此成为SUV冠军。比亚迪在插混领域的表现使大批自主品牌涌入这一赛道,吉利、长安、奇瑞等...
2022-12-09 09:46